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屯堡民族文化 (9)
按年份分组
2015 (2)
2014 (1)
2011 (3)
2005 (1)
2003 (1)
1983 (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7)
西南大学 (2)
在屯堡过年
作者:于峰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历  天台山  朱元璋  江南  安顺  村寨  屯堡人  屯堡文化  服饰  史书 
描述: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历史,六百年的沧桑。 悠悠岁月,六百年前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线装的史书; 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风情在这里被定格。 让我们走进屯堡,走进那久远的年代……
明代遗风:屯堡
作者:王兴国 周鸿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安顺县  跳神戏  贵州  民间艺术  建筑风格  傩戏  屯堡人  服饰 
描述:屯堡人的民间艺术极其丰富,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地戏”,又称傩戏。这是一种在当地历史条件下由自娱自乐而产生的跳神戏,古朴粗犷,富有力度。每年的农历正月和七月都要演出多日。地戏的乐器简单,只一锣一鼓伴奏,演员们头顶青纱,腰围战袍,背背战旗,头带面具,手执刀斧,且唱且舞。
中国侗族文化节开幕
作者:何彬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通道侗族自治县  文化盛会  传统积淀  文化节  湖南省怀化市  艺术盛会  大戊  湖南省文化厅  牙屯堡镇  侗族文化 
描述:省区广大侗族同胞喜爱的一个民间艺术盛会。每年4月间举行,一般在农历立夏前18天举行,为期3天。自2006
贵州屯堡地戏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以其粗犷、奔放的艺术个性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而深受屯堡人的欢迎。地戏的产生与延续离不开屯堡人。屯堡人保存了地戏,而地戏又增强了屯堡人的依托感和内聚力。屯堡人定居黔土后,虽说有黔中地平土肥的天然优势,有明王朝对屯田戍边的优惠条件,但“草创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
恩施土家女儿会
作者:幸子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女儿会”之名,于民国时期被发现。土家人又称为“赶五月初三”、“赶七月初九”、“赶七月十二”、“赶女儿会”、“邀妹会”、“边边会”、“野老公会”、“皮绊会”等。中华民国元年,石灰窑《黄氏日用杂志》记有“十个棚赶女儿会”的情况。 恩施石灰窑和大山顶,是恩施“土家女儿会”的原生地,两地分别地处恩施东南和
贵州安顺地戏
作者:何平  年份:198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薛丁山  面具  杨家将  贵州  安顺地区  演员  安顺市  村寨  演出形式  十三年 
描述:一地戏源传于贵州安顺地区,据估计产生于明洪武二十三年前后(公元1390年),距今约有五百年的历史。安顺各地,特别是屯堡的寨子,每年逢农历正月和七月半即演唱地戏。演出规模庞大,几乎动员全村寨的人力物力。过去全寨农民以及亲友都要来观看,粮食由各寨各户分摊,有的村寨有集体屯田的,则由屯田收入全部支付演唱地
金海雪山,蓝布衣
作者:刘莉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贵州的春,浓墨重彩。它嫌油菜花的明黄太千篇一律,在贵定加入了梨树的雪白,绚烂的让你不敢举起相机。这还不够,天龙屯堡的蓝衣人举着地戏的面具,你分不清那操着青龙偃月刀的,是耄耋老人抑或是青涩少年?布依族“三月三”的对歌声,却嘹亮的很,响彻到你的心底。 推荐玩法 第一天留给贵定,布依族的“三月三”最热闹,
西南地区三个区域文化传承类型与教育法律保障的思考
作者:阚军  来源:西南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特实指数  土家族  学校教育  苗侗民族  法律保障  屯堡人 
描述:本研究针对学术界对几个不同发展背景下的民族和地区进行比较研究的不足,在田野考察背景下有机地选择了土家族地区、黔东南苗侗族地区、安顺屯堡人地区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比较研究,探索教育方式在三个地区文化教育传承中的作用,进而从教育制度、民族法学等角度提出民族地区或区域文化传承的对策。我在研究实践中认为一个民
面具下的教育
作者:阳贤  来源:西南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地戏  族群  屯堡人  教育人类学 
描述: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要不要保持它自身的东西?应该如何保持?什么样的教育会为传承文化、保持民族认同提供新的启示?本文研究了贵州省安顺地区屯堡文化中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外显事象——“地戏”的教育功能。屯堡人借地戏的跳神仪式向青年人传授历史知识、儒家文化思想、伦理道德意识和风俗习惯,“地戏”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