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天龙屯堡最后的明朝人家
作者:宋一洲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贵州安顺天龙屯堡古镇里,到处可见妇女身穿蓝色斜襟大袖长衫,系青丝腰带,着长裤、长衫,开襟处及领口、袖口边沿,绣以花边;长发分三绺,左右倒挽形成鬓角,后面-绺挽成圆髻再用白布包头一圈;耳佩坠,银手镯.这是什么民族?当地导游说:"她们的先祖是来自江淮的汉人."
从族际交往看当代黔中地区屯堡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作者:何彪 王锴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际交往  屯堡人  民族关系 
描述: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所以本文从族际交往这一视角来分析贵州省安顺地区"屯堡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在当代的演变情况。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当代黔中地区屯堡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日渐频繁,民族关系日益融洽。
徽州“抬汪公”民俗及价值
作者:方利山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旅游产业  古徽州  历史名人  隋唐时期  民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  经济发展方式 
描述:汪华是隋唐时期歙州的历史名人。由“汪华信仰”衍生的古徽州“抬汪公”民俗丰富多彩,和贵州屯堡“抬注公”民俗交相辉映,是徽州文化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繁荣之际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汉家住街头:锦屏隆里印象
作者:杜扬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王昌龄曾因一首《梨花赋》被贬谪为龙标尉。相传他在隆里住有7年。在此传教授学,以变风俗,并写下大量的诗作。 “汉家住街头,苗家住山头,侗家住水头”,这是对贵州锦屏一带汉、苗、侗生活居住特征的概括。苗侗民居大都依山而建,傍水而筑,开门见山,推窗望月,房前屋后花木菜畦,鸡鸣狗吠
生活一下子变成了文物
作者:暂无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郎德的村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住了几百年的旧屋、吹了几百年的芦笙,随着旅游的到来一下子成了能赚钱的“文物”。 “我们是文物” 在贵州,郎德寨只有百十来户人家,规模比不上西江千户苗寨,游客人数和市场
原生态的“言旨话”与屯堡人的历史记忆
作者:张定贵  来源:安顺学院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引言屯堡文化是位于"喀斯特王国"——贵州腹地安顺一带的人文奇观。在安顺周边一带的三百多个古村落,居住着数十万之众的明朝屯军后裔——屯堡人,由于他们的服饰特别是屯堡妇女的服饰,大襟、宽袖、蓝色长袍
从居住格局看黔中屯堡人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
作者:吴晓萍 王锴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居住格局  屯堡人  民族关系 
描述:本文主要从居住格局这一视角来分析贵州省安顺地区屯堡人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在当代的演变情况。我们发现:今天在安顺屯堡地区,居住格局隔离程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依然很高,但并没有导致屯军后裔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关系的不融洽。居住格局的变迁,进一步促进了屯堡人与当地少数民族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屯堡地区各民族的和谐相处。
试论屯堡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建构性保护
作者:吴羽 赵世钊  来源:安顺学院旅游系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建构性保护  旅游开发  屯堡文化 
描述:屯堡文化是贵州黔中最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之一,目前面临着开发的机遇和保护的挑战。本文对屯堡文化在旅游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构性保护思路,既主张对屯堡文化进行旅游开发,又注重在开发过程中对文化的系统性保护,尽力探寻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双赢的有效有效模式。
从族际通婚看当代屯堡人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
作者:吴晓萍 蒋桂东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族际通婚  族群关系  屯堡人 
描述:本文从族际通婚这一视角分析了贵州省安顺地区屯堡人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在当代的演变情况。发现屯堡人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现象自80年代以后日益增多,不同族群对族群联姻的态度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这反映了当地的族群关系在解放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进一步得到了改善。
地方文献与屯堡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
作者:汪清梅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桥镇  公庙  学科背景  安顺市西秀区  地方文献 
描述:2010年7月29日,“地方文献与屯堡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吉昌村举行。多学科背景的学者在吉昌村汪公庙大殿前共聚,就地方文献与屯堡历史文化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地方文献与屯堡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汪清梅$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