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清安顺风物诗文注评
作者:范增如  来源: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典散文  文学评论 
描述:
隔离下的守护:明清贵州屯田政略与族群文化传承
作者:黄萍  来源: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夷寨族群  隔离与传承  贵州屯堡  文化认同  明清时期 
描述:明清两朝出于政治、军事之考虑,在贵州先后多次实施大规模屯政,留戍军士,设置屯堡,守卫边防,以纾民力,形成屯堡与当地夷寨同处共生的地域格局.时因背景特殊,屯堡设置大多兼具防范夷族叛乱之功能,故在屯堡
明清时期盘石营变迁考论
作者:高应达  来源:铜仁学院法律与政史系黔东文化研究中心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功能  屯堡  民族交往  盘石城 
描述:文章以位于黔东大地上众多屯堡之一——盘石城为例,经详实的史料和实地调查,提出:明代修建于苗疆的各类屯堡,自然发挥了镇压少数民族的桥头堡的功能,但从盘石城的变迁来看,它们更多的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格局形成的重要见证。它们从一个纯军事的堡垒,逐渐演变为在各个时期发挥调节民族关系、规范民族交往秩序、见证
“通道”与贵州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建构
作者:暂无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贵州  社会文化基础  通道  汉文化  明清时期  《思想战线》  民族关系 
描述:孙兆霞、金燕在《思想战线》2010年第3期撰文指出,明代以前“贵州”的民族地理分布以及“夷汉”关系特点是:政区分归湖广、四川、云南;族系分为由古代濮人、越人、氐羌、南蛮嬗变的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在“贵州”地域上仍未形成与帝国相勾连的政区网络,处于“夷多汉少”的民族族性结构状态;汉文化还缺乏以人为载体
明清贵州屯堡设置与族群文化传承史略:兼论羌族村寨灾后重建
作者:黄萍  来源: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隔离与传承  贵州屯堡  族群文化  新屯田制  明清时期  灾后重建  羌族村寨 
描述:明清时期贵州实施大规模屯田,特殊背景下设置了众多屯堡,使屯堡村寨和当地夷寨族群之间筑起了一道隔离藩篱,客观上却促成屯堡村寨和被屯堡隔离一隅的夷寨族群各自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和传承动力,从而留存
隆里古镇 苗区中一支汉民的文化
作者:陈茂荣  来源: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汉族 
描述:在苗族和侗族聚居的大山中,坐落着具有明清江南建筑风格的隆里古镇,是贵州定点保护及旅游开发的十大名镇之一。富有军事意义的屯堡建构,明代的七十二屯军姓氏及古镇七十二古井遗迹,让人们去窥视屯兵后裔从历史
明清时期的“名牌”,失传于清朝末年———贵州名匠重现“屯堡银器”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明清时期的“名牌”,失传于清朝末年———贵州名匠重现“屯堡银器”
西南屯堡科田买卖契约的法律史分析:以吉昌契约为例
作者:梁骄阳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科田  买卖契约  西南屯堡 
描述:关于科田的属性、地位和作用等,前人做了不少研究,但是由于材料限制,通过分析明清以来科田流转的具体个案,来对其性质、流转等问题进行论证的尚未见之。本文以新发现的吉昌契约文书为材料,就西南屯堡科田流转中的特征进行了法律史的分析和总结。
简论黔中汉语方言的历史形成
作者:叶晓芬 雷鸣  来源:安顺学院中文系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移民  黔中汉语方言  江淮方言 
描述:贵州自古以来便以土著民族居多,汉族人民是从内地迁徙而来,诸多的移民史材料证明明清时期有大量的江南及江西等地的汉族移民进入黔中,从而也为黔中汉语方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黔中汉语方言的独特显现,"屯堡话"与明代移民的江南籍贯成分密不可分,而清代移民来源地的庞杂,又对明代移民官话有较大影响。作为维
屯堡地戏600年
作者:彭波 立山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清江南  面具  安顺地区  宗教信仰  村寨  活化石  屯堡人  汉族服饰  屯堡文化  石头 
描述:600年来,生活在贵州安顺的屯堡人过着彷佛桃花源般的生活,他们的语言数百年未被周围的语言同化;屯堡妇女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他们的宗教信仰与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屯堡地戏更是原始粗犷,被誉为“戏剧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