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屯堡,六百年江南梦
作者:唐古拉 朱洲平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朝  朱元璋  江南  安顺  汉文化  村寨  活化石  屯堡人  民居建筑  服饰 
描述:安顺屯堡人祖先,大多来自于明朝朱元璋军屯时期的江南南京等地,600年过去了,他们的子孙后代仍然坚守着以前古老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更是传承下了600年的古老地戏,成为屯堡人留给人类的汉文化的活化石。600年的家园,600年的江南守望,该是怎样的一种特殊情感,一种难以泯灭的思乡情怀呢?
贵州屯堡妇女服饰中的刺绣艺术研究
作者:罗文帝  来源:安顺学院艺术系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服饰  刺绣艺术  屯堡  研究 
描述:被当代人称为明代"活化石"的贵州安顺屯堡妇女传统服饰体现了丰富多彩的刺绣艺术,从屯堡妇女服饰的领口、大襟、袖口到鞋子、袜底、鞋垫、帽子,以及供小孩用的背扇、肚兜和口水兜都布满了独特的刺绣,这些刺绣
民族服饰的文化感召:屯堡文化现象的思考
作者:崔晓棠  来源: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化感  服饰文化  时尚  民族服饰  传统文化 
描述:今天的贵州,仍然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这里的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屯堡地区妇女仍然穿着明代服饰,多以青、蓝色为主,样式为宽袍窄袖并且不加花边.据说屯堡妇女的服饰是传承了明太祖朱元璋夫人的服饰,俗称凤阳汉装.
穿越六百年感受明朝那些事
作者:冯晓霞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明朝  朱元璋  中年妇女  贵州  明代  石头建筑  天龙  服饰  茶水 
描述:在贵州天龙屯堡,女人们身穿蓝袍大褂,脚踩翘头花鞋,男人们跳社戏……这不是穿越小说和电视剧的场景,而是当地人的真实生活写照"屯堡里住的人不管是语音、服饰、民居建筑还是娱乐方式都依然沿袭着600年前明代的文化习俗,到那里就跟穿越时空回到了明代差不多。"听当地朋友介绍后,我们更加坚定前往贵州安顺天龙屯堡的
人口迁移与文化变迁:以贵州安顺屯堡社会为个案
作者:袁仕海  来源:贵州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变迁  人口迁移  屯堡文化 
描述: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日益增多,文化变迁也频繁发生。从而,对人口迁移、文化变迁的研究也倍受关注。但并没有学者对人口迁移与文化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正是以贵州安顺屯堡社会为个案对人口迁移与文化变迁的相
论屯堡建筑功能的变迁
作者:潘桂芳  来源:安顺学院政史与法律系  贵州安顺  (561000)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屯堡建筑  军事功能  功能变迁  旅游功能  居住功能 
描述:建筑是文化的固化形态,是文化的外在显现.屯堡建筑是屯堡文化的载体之一,其功能在60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以最初的军事功能和居住功能为主,到军事功能弱化、文化认同功能显现,到现在的旅游功能凸显的较大变化.
屯堡地戏的文化变迁与保护开发
作者:庹修明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科学研究院;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中心);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变迁  保护开发  地戏  屯堡 
描述:屯堡地戏及其面具的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是屯堡地戏及面具研究的薄弱环节。传统地戏及面具,与旅游市场的开发,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急功近利中走出来,把地戏演出、面具雕刻传统当财富来规划、保护、经营,在传统艺术和市场之间找到新的结合点。一方面要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有所
屯堡之歌
作者:栾承舟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习俗  江淮地区  明朝  朱元璋  色彩  古村落  青年妇女  明代  屯堡人  服饰 
描述:出贵阳城西去,大约一个小时,便进入安顺地界。在青山绿水之中蜿蜒前行三十分钟,即可遥遥望见屯堡。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座明代古村,以古朴的面貌,向着我们迎面走来。
在屯堡过年
作者:于峰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历  天台山  朱元璋  江南  安顺  村寨  屯堡人  屯堡文化  服饰  史书 
描述: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历史,六百年的沧桑。 悠悠岁月,六百年前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线装的史书; 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风情在这里被定格。 让我们走进屯堡,走进那久远的年代……
明代遗风:屯堡
作者:王兴国 周鸿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安顺县  跳神戏  贵州  民间艺术  建筑风格  傩戏  屯堡人  服饰 
描述:屯堡人的民间艺术极其丰富,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地戏”,又称傩戏。这是一种在当地历史条件下由自娱自乐而产生的跳神戏,古朴粗犷,富有力度。每年的农历正月和七月都要演出多日。地戏的乐器简单,只一锣一鼓伴奏,演员们头顶青纱,腰围战袍,背背战旗,头带面具,手执刀斧,且唱且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