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屯堡女性的丝头系腰习俗浅谈
作者:陈佑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丝头系腰  屯堡文化  习俗 
描述:众所周知,屯堡文化实质上归属于移民文化范畴内,屯堡文化之所以形成,其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古时战乱移民所造成的,古代明朝建立初期,就形成了移民热潮,因为明朝是我国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移民次数最多和移民数量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经过多次战争之后,部分军队被遗留在云贵地区,之后在此基础上将军的家属都派遣到各个边疆戍
安顺屯里建筑营造技术与习俗
作者:王子鹏 马晶琼  来源: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营造技术  屯堡建筑  安顺  习俗 
描述:屯堡建筑在营造过程中包含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建筑技术等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内容,是地方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屯堡建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该文通过对黔中安顺屯堡当地工匠的采访和实地调查资料的整理。对于顺屯堡建筑的营造策划、工匠的分工和工作流程、建筑材料以及营造过程中的地方习俗等方面的内容进行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作者:弓锐  来源:内蒙古丰镇市官屯堡学校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生活  数学知识  教材 
描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生活,数学学习更离不开生活,让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屯堡:发现汉族古典生活
作者:燕达 高嵩 周一渤 高冰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发现  汉族  小儿  古典 
描述:明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汉族朝代。大明帝国遗留下来的不仅仅是跌宕起伏的历史风云,还有汉民族的“活化石”——贵州屯堡。综观全球,没有哪个民族像汉族一样以其丰富、多元的文化宝藏,影响和推动着世界文明的进程。那么,真正携带本色文化因子的汉民族究竟在
贵州新型农民的文明生活
作者:喻丹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活  贵州  农村精神文明  农民 
描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大背景下,在贵州多措并举建设农村精神文明的有力推动下,文明之花在黔中大地灿烂绽放。傩雕艺人秦发忠的一天上午:接待客人,发送傩雕上午8点,荷兰和比利时两个国家的客人到了安顺市西秀刘官乡周官村,先参观屯堡傩艺雕刻厂的雕刻艺术,接着欣赏地戏演出。
屯堡:发现汉族古典生活——屯堡 朱元璋六百年前撒落的棋子
作者:燕达 高嵩 周一渤 高冰 摄影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朱元璋  汉民族  文化因子  历史记忆  棋子  汉族  古典 
描述:明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汉族封建王朝。大明帝国遗留下来的不仅仅是跌宕起伏的历史风云,还有汉民族的“活化石”——贵州屯堡。综观全球,没有哪个民族像汉族一样以其丰富、多元的文化宝藏,影响和推动着世界文明的进程。那么,真正携带本色文化因子的汉民族究竟在哪里?作为汉民族“标本”的“屯堡人”,从明朝开始顽强地穿
发现最后的明代古村——600年与世隔绝的生活,至今仍穿古代服装
作者:孙燕燕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科学研究  汉族文化  生活  汉族群体  服装  古代  古村  明代 
描述:近日,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的专家专程前往距离贵阳75公里、黄果树60公里的安顺市附近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这里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专家称,屯堡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后的明代古村。[第一段]
屯堡人的上坟习俗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屯堡人的上坟习俗
村落社区危机应对的传统文化习俗探析:对旧州一带“打清醮”的田野考察
作者:吕燕平 朱发猛  来源:安顺学院屯堡文化研究中心;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政府办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打清醮  社会危机  民俗 
描述:人类的社会生活不可避免会面临来自自然或人为危机的考验,传统的村落社区在面临灾难、病疫、死亡危机时,通常会选择其特有的文化习俗予应对,打清醮作为一种由民众集资、聘请道士主持的大型醮仪,是应对社区危机时的常用仪式。本文通过对两个社区近年来举行打清醮活动的考察,对社会危机应对的文化习俗进行探讨。
礼仪与民俗:从屯堡人的礼俗活动看日常生活的神圣化
作者:张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圣化  屯堡  礼俗活动  日常生活 
描述:屯堡人礼俗活动的高度象征化、深度混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使得日常生活本身成为神圣进行自我表证的一个路径。当作为一种神显形式的礼仪实践被泛化为一种礼俗生活之时,神圣已非人们日常生活的"在外者",而是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