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东西部比较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作者:金颖若 周玲强  来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乡村  中国  旅游业发展  研究 
描述:本书在比较视野下提出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的动力机制,指出西部乡村旅游应当坚持的原则和发展的路:坚持富民的产业属性,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坚持政府主导战略,规范证照管理,改善公共资源和公共事务管理;完善乡村旅游规划,加强乡村旅游规制,健全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功能,搞好信息服务和目的地营销,建立乡村旅游经营者辅导
贵州天龙屯堡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对北京的启示
作者:耿红莉 何艳琳  来源: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贵州天龙屯堡  乡村旅游产业组织  北京郊区 
描述:贵州天龙屯堡"政府+旅游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的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充分整合乡村旅游各方资源,有效兼顾了乡村旅游开发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北京郊区乡村旅游产业组织化提供了借鉴。北京乡村旅游产业组织创新应注重以下方面:一是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组织认识;二是坚持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三是保证社区居民
乡村旅游承载社会资源的优势分析:以黔中天龙村(屯堡)为例
作者:陈斌  来源:贵州大学法学院2008级社会学  贵州贵阳  (550001)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产业优势  聚合空间  社会资源 
描述:与传统农业相比,乡村旅游有何优越性?乡村旅游对一个村庄甚或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有何影响?本文从提供承接国家项目和资金的平台、提供"我"与"他"的聚合空间、提供阻止与传统社会断裂的契机三个方面对乡村旅游承载社会资源的优势进行分析.
乡村旅游的区域竞争与区域协作问题实证分析:以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圈为例
作者:吴亚平  来源:贵州师范学院区域旅游研究所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实证分析  乡村旅游  竞争  协作 
描述:以天龙镇、九溪村、云山屯村为典型代表的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圈各村镇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也存在着普遍的协作。综观20年旅游发展状况,屯堡旅游村镇间的竞争方式是低端的、协作范围是狭小的,造成了屯堡旅游整体效益的下滑。为挽回屯堡乡村文化旅游的颓势,必须要走大屯堡旅游的发展道路,把屯堡乡村文化旅游圈打造成一个
贵州鲍屯古代乡村水利工程研究
作者:谭徐明 王英华 朱云枫  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鲍屯  水利工程  古代  乡村  科学价值 
描述:鲍屯乡村水利工程是贵州屯堡文化区域内保存较好且仍在运行的古代水利工程,迄今至少有400年的历史。论文在文献考证、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研究了鲍屯乡村水利工程的规划、建筑特点,工程体系的运行原理,以及可
文化场域在贵州民族文化旅游区域中的实践:以屯堡文化为例
作者:杨旭 杨昌儒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屯堡  文化场域  旅游 
描述:旅游开发活动由来已久,对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与外界文明关系的问题虽然很多文章对其进行了分析,但从文化场域的视角对贵州民族文化在旅游区域中的发展分析还少有人关注。文章以安顺屯堡旅游区为例,运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场域理论对旅游开发中文化场域间的关系进行了探析。
天龙屯堡乡村旅游效益凸显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天龙屯堡乡村旅游效益凸显
一个人归于朴素(组诗)
作者:马晓鸣  来源:四川省作家学会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朴素  父亲  唢呐  演绎  面具  乡村  隐士  竹鞭  音乐  锥形管 
描述:地戏 五米之内 一场演绎跃然眼前 借三五步为万水千山 就竹鞭为金戈铁马 他们是威震八方的将士 一刻钟之外 褪去面具的演员是一介布衣 他们在屯堡以田土为舞台 看时令击鼓进兵 看天气鸣金收兵 在我看来 这样的演绎 是 奢侈的梦想 一个人归于朴素 正月初四的风抚摸着三五户人家 烤柴火、喝姜茶,他们找不到我
传统乡村自组织组织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析:以贵州安顺“屯堡第一村寨”九溪村为例
作者:吴羽  来源:安顺学院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屯堡  自组织机制  组织  传统资源 
描述:本文对一个典型屯堡村落的传统组织资源及特点进行研究,解析这些组织资源的的运行机制和功能,进而探讨农村传统的组织资源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与启示。
基于屯堡文化发展实证为例的贵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作者:戴莉  来源: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发展阻碍  民族旅游业  民族文化  屯堡文化 
描述: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屯堡文化的开发是贵州民族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多元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风光,然而,也正遭遇着不可避免的发展瓶颈——民族地区的文化正逐渐被同化、商业化着,民族旅游模式单一,不成体系,未能充分的利用和开发。解决这一切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