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9)
按栏目分组
屯堡民族文化 (9)
按年份分组
2015 (1)
2014 (4)
2012 (1)
2010 (2)
2005 (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6)
江苏省灌云县第一... (1)
安顺市黄果树艺术团 (1)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 (1)
地戏的历史源流
作者:阿土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假面  保存  史料记载  嘉靖  内聚力  安顺  徽州  江南农村  屯堡人  历史源流 
描述:地戏见诸于史料记载,最早应是明嘉靖年间的《徽州府志》记歙州一带迎汪公时"设俳优、狄、胡舞、假面之戏"。这里的"假面之戏"与安顺一带农村抬汪公时地戏队参与活动应是一脉相承。地戏的产生与延续离不开屯堡人。屯堡人保存了地戏,而地戏又增强了屯堡人的依托感和内聚力。屯堡人定居
安顺地戏艺术舞台化探索
作者:蒋新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安顺地戏  艺术  舞台化  探索 
描述:地戏俗称“跳神”,是贵州省安顺市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汉族民间戏剧。由于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2006年5月20日,安顺地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顺地戏艺术舞台化探索
作者:高亮  来源: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安顺地戏  艺术  舞台化  探索 
描述:地戏俗称"跳神",是贵州省安顺市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汉族民间戏剧。由于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2006年5月20日,安顺地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顺地戏艺术舞台化探索
作者:蒋新  来源:安顺市黄果树艺术团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安顺地戏  艺术  舞台化  探索 
描述:地戏俗称"跳神",是贵州省安顺市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汉族民间戏剧。由于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2006年5月20日,安顺地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顺地戏
作者:梁铭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显著特点  角色  戏剧  腰围  杨家将  安顺  演出  屯堡人  公案戏  续修 
描述:地戏,俗称"跳神",是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民间戏剧,其由来与屯堡人的生存选择有关。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
屯堡地戏
作者:刘红娅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族文化  汉族群体  中国戏剧  七言  弋阳  地戏  民间戏剧  贵州安顺  薛家将  青巾 
描述:在贵州安顺,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时至今日,他们依然恪守着明代的文化和生活习俗。专家称,屯堡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后的明代古村。地戏又称“跳神”,为屯堡地区所独有的民间戏剧,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2006年,安顺地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显著特点是
探秘黔乡
作者:李卫杰 明君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文化,靠生活点滴沉淀的滋养,赖百姓淳朴辛劳的坚守,韵味悠远,日久弥新。首次踏足黔西南,别样风情入眼帘。苗族泥哨,牙舟陶器,在传承人手传面授的亲手制作中,从自己的作品里体会技艺的精妙与意境。天龙屯堡,安顺地戏,在假面古调中,回味“金戈铁马争战事,义胆忠肝圣伟功”。 探秘黔乡,守护和谐多彩的精神家园。在
安顺地戏之魂—祭祀
作者:帅学剑  来源:江苏省灌云县第一中学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表演艺术  地戏  民间戏剧  贵州  安顺屯堡村寨 
描述:地戏是安顺屯堡村寨中一种古老的民间戏剧,历史久远,表演古朴、粗犷。六百年前的“调北征南”使大批汉人入黔,军民们在枯燥的戎马与屯田生涯中,将古老的军傩与当地的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娱神娱己的戏剧表演形式。它属于武戏,只演征战故事。地戏包含着诸多的祭祀因子,当戴着木刻假面的剧中人物被罩上“神”的光晕后
闻鸡起舞的山地民居
作者:惠飞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房屋  建筑形式  吊脚楼  山地文化  苗族  少数民族  民居  土家族  木结构  湘西 
描述:风吹过凤尾竹楼,孔雀起舞,飘出葫芦丝曲《傣寨情歌》;苍山洱海蝴蝶泉,说不尽《五朵金花》风花雪月;水流过风雨桥亭,铜鼓咚咚,侗寨鼓楼流淌出和声优美的侗族大歌;漓江春雨涌桂林,如水山歌回荡在壮乡苗岭;人走过垂花门庭,锣鼓喧天,屯堡人假面旗靠,演出威武雄壮的《出征》地戏;瑶族舞曲芦笙恋,山间铃响马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