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国瀑布之乡黄果树 中英韩文本
作者:李纲等摄影 金克剑撰文  来源: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风景区 
描述:本书以中文、英文、韩文对照的形式介绍了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黄果树景区的瀑布、民居建筑、屯堡、石头寨、民族风情等。
坚守着的村庄--记贵州天龙屯堡
作者:李国栋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如果说山西平遥古城是中原民居建筑的典范,安徽黄山下的古民居是集徽派建筑之大成,福建永定的客家土楼群是中原文化与南方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话,那么,以贵州安顺为中心,周围分布的几百个屯堡石头村寨,则是大明朝屯军文化和明代江南移民文化特征结合的产物.……
从“言旨话”观屯堡人的历史记忆
作者:张定贵  来源:安顺学院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历史记忆  言旨话  歇后语  屯堡人 
描述:文章以社会记忆视角考察屯堡人所称的言旨话,发现这一语言现象有一套传承机制。言旨话体现了屯堡群落的社会记忆是具有连续性的,而非断裂的,也不是权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与屯堡人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结构性的文化生态系统等有着重要的关联,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历史记忆的连续性对屯堡人族群稳定性的重要影响。
仪式视野下的族群:从村际地戏仪式观屯堡人族群的稳定性
作者:张定贵  来源:安顺学院屯堡文化研究中心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六百多年的时光流逝,伴随着王朝的更替、社会的变迁,一个似汉非汉、似夷非夷的特殊族群——屯堡人,仍然在贵州高原上继续他们的文化坚守,执著地演绎着具有诸多特质的族群文化——屯堡文化。令人惊讶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特别是中国社会步人近现代以来,面对外部多种异质性因素不断地对屯堡群落形成影响的时候,为什么屯堡
屯堡婚俗的审美文化阐释:以屯堡村落时家屯为例
作者:石恪  来源:安顺学院人文学院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时家屯  婚俗  审美  仪式  符号 
描述:安顺屯堡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保留了很多传统文化,尤其是他们的婚姻习俗不仅遵循着传统的礼仪程序,而且还赋予其独特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形式。结合屯堡村落时家屯的婚俗形式和程序,从两方面窥探屯堡婚俗的审美文化内涵:一是屯堡婚俗的审美标准源自族群认同的固有结构与符号;二是屯堡婚俗"美"的形式具体蕴含于这个群体
“言旨话”与屯堡人的历史记忆
作者:张定贵  来源:安顺学院政史与法律系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言旨话”  历史记忆  族群文化  族群认同  歇后语  屯堡人 
描述:从社会记忆视角考察屯堡人所称的"言旨话",发现这一语言现象有一套传承机制。"言旨话"体现了屯堡群落的社会记忆是连续性的,而非断裂的;它不是权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与屯堡人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结构性的文化生态系统等有着重要的关联,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历史记忆的连续性对屯堡人族群稳定性的重要影响。
防御性与安顺屯堡聚落形态发展初探
作者:罗建平  来源:后勤工程学院建筑学教研室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安顺屯堡  聚落形态  防御性  明军屯 
描述:安顺屯堡的前身,是明朝军屯时期按军事编制序列建立的各级军事组织。防御性与屯堡聚落选址和形态、民居单体形态密切相关,并影响了聚落与民居的发展状态。论文结合实地调研和方志梳理,从防御性角度分析了防御性与整体布局、聚落形态、民居单体演变的相互关系:屯堡区聚落建立之初即从选址、内部结构、单体形态等方面以防御
600年的“回归”
作者:暂无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师  青浦区  建筑设计  历史遗存  和空间  摄影展  回归  贵州山区 
描述:在上海青浦区朱家角东井街100号“墨戏堂”,水乡边上.“此石此地——贵州安顺屯堡民居”建筑摄影展.于2009年11月28日开展.为期一个月。从事建筑设计的摄影师越剑认为.展览通过建筑师的视觉去发现和解读贵州山区汉族民居的当代地域价值和空间趣味.以此呼吁大众尊重和保护这些600年的历史遗存。
贵州省屯堡文化研究中心
作者:暂无 来源:贵州省屯堡文化研究中心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研究中心  文化底蕴  贵州省  办学实力  文化人类学  学院  基本职责  安顺  整体水平  屯堡文化 
描述:科研是高校的重要功能和基本职责,也是其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的重要体现。安顺学院紧邻广受国内外关注的屯堡群落,众多屯堡村寨丰富的文化事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在汉民族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古镇羊皮书 中国古镇自助全景游 2004·完全版 全彩珍藏本
作者:《古镇羊皮书》编辑部编  来源: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名胜古迹  乡镇 
描述:本书力图囊括全国各地最具代表性的100个古镇,融历史、文化、地理和民俗于一体,外在风情和内在精神均围绕古镇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生活经验、民居特色和生命价值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