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一个移民社区的土家化过程及其影响:对湖北恩施市盛家坝乡安乐屯村的研究
作者:敖慧敏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屯堡  移民  土家化  卫所 
描述: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制度的变迁、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族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有的日益改善,有的渐趋恶化,族群之间有时逐步融合、有时彼此仇杀。那么它们又是如何变迁的呢? 恩施州地处祖国腹地,历来为多民族聚居之地。多元文化相互激荡、交相辉映,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既孕育了
明代贵州历史移民与家庭伦理变迁研究
作者:冉光芬  来源:复旦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移民  伦理文化  移民  屯堡  家庭伦理  风俗  屯堡文化 
描述:类在寻找生存空间的迁徙过程中,作为移民与贵州世居的民族在此交汇、融合。共同参与了构成贵州民族成分的历史进
文化迁徙与变迁视野中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以贵州屯堡为例
作者:王海宁  来源:东南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变迁  传统聚落  聚落形态  贵州屯堡  移民  演化机制 
描述:贵州屯堡源于明初政府调北征南、控守西南的军事策略,大量汉族移民从江 南、中原等地区迁入黔中建屯立堡,实行戍边屯垦。在其发展过程中虽受到自然 社会环境、特殊的聚落功能性质、不同类型的移民等各方面因素
明代山海关地区军事防御体系初探
作者:夏然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山海关  明代  军事防御 
描述:山海关地区是连接京畿与辽东地区的重要门户,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山海关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其各营路、关堡、卫所之间形成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在兵制方面,山海关地区实现了由卫所单一兵制向卫所与省镇营兵双轨制的转化,卫所逐渐由军事作战单位转化为后勤补给单位,在明代中后期,省镇营兵成为了朝廷作战与驻守的主力,承
明代南京官话移民语言的历史演变差异解释
作者:曾晓渝  来源:南开大学文学院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移民语言  历史演变差异  语言接触理论  明代南京官话 
描述:同样源自明代南京官话的天津话、云南官话、贵州屯堡话、海南崖城军话,如今在保留明代南京官话痕迹方面的多少及成分不一。文章基于这四地官话方言是否保存沿用明代南京官话几项典型语言特征的差异对比,将导致其历史演变的语言、社会、心理、地理等方面的七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发现这些影响因素存在一般性层级排
贵州隆里古城旅游发展前景初探
作者:王小涓  来源:贵州省锦屏县锦屏中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隆里  古镇  旅游 
描述:贵州省锦屏隆里古城有着600多年历史,是古军事屯堡。现存古迹以龙标书院、状元桥、状元墓、状元祠最为著名。隆里古城布局完整,风貌依旧,古城环境表现出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贵州屯堡聚落社会及空间形态研究
作者:陈顺祥  来源:天津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聚落社会形态  聚落空间形态  民居  屯堡聚落 
描述:近年来,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从保留文化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出发,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研究不断升温。传统民居、地域性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也成为比较热门的课题。 本文从聚落和建筑的角度对贵州安顺屯堡聚落进行研究。 贵州安顺屯堡民居是明代初年平定云南残元势力后,从巩固边陲的战略需要出发,明朝中央政权采取了“调北
隆里古镇 苗区中一支汉民的文化
作者:陈茂荣  来源: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汉族 
描述:在苗族和侗族聚居的大山中,坐落着具有明清江南建筑风格的隆里古镇,是贵州定点保护及旅游开发的十大名镇之一。富有军事意义的屯堡建构,明代的七十二屯军姓氏及古镇七十二古井遗迹,让人们去窥视屯兵后裔从历史
安顺屯堡建筑群落的技术性保护研究
作者:王欣  来源:贵州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屯堡建筑  民居群落  地域环境  技术性保护  空间特征 
描述:近年来,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从保留文化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出发,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研究不断升温。传统民居、地域性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也成为比较热门的课题。br 本论文从聚落和建筑的角度对贵州安顺屯堡建筑进行研究。贵州安顺屯堡聚落是明代初年平定云南残余势力后,从巩固边陲的战略需要出发,明朝中央政权采取了“
安顺屯堡聚落空间形态与保护策略研究
作者:祝文明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形态  保护策略  安顺  屯堡聚落 
描述:安顺屯堡聚落是明代卫所屯田制、“调北征南”及后来的“调北填南”等一系列军事行动和政策移民的产物,起源于明代洪武年间。明军平定云南元残余势力后,从巩固边睡的战略需要出发,明朝政府采取了“调北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