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城镇化融资纾困
作者:陈燕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在贵阳与安顺两个城市之间,一座现代化的新城正在崛起。600年前,朱元璋在这里建立300多个军屯垦荒备战,如今的密集区与在建的贵安新区几乎铆合。 从安顺市平坝县马场至花溪交界,三条宽60米、双向八车道的快速干道即将铺就。大型挖掘机挥动着巨臂挖下硕大的土石方,大型卡车在荒山缓坡间穿梭运送着各类施工材
陆学艺:为社会“诊脉”
作者:王鸿谅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2010年7月29日,陆学艺(右二)在贵州做调研 低调的权威 陆学艺的生日是8月31日,今年8月原本是他的八十大寿,他的学生和社会学界的朋友们想给他隆重地祝寿,可他不同意,方案就折中为8月份召开一次研讨会。“真是研讨会,我都在专门写论文。”景天魁说起来就很感慨,他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第四任所长
简论黔中汉语方言的历史形成
作者:叶晓芬 雷鸣  来源:安顺学院中文系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移民  黔中汉语方言  江淮方言 
描述:贵州自古以来便以土著民族居多,汉族人民是从内地迁徙而来,诸多的移民史材料证明明清时期有大量的江南及江西等地的汉族移民进入黔中,从而也为黔中汉语方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黔中汉语方言的独特显现,"话"与明代移民的江南籍贯成分密不可分,而清代移民来源地的庞杂,又对明代移民官话有较大影响。作为维
奇峰秀水皆文章
作者:刘宏秀 登豪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屋顶  赣东北  红土  弋阳  江南  书院  记忆  方志敏  叠山  古木 
描述:一段近乎传说的往事,600年岁月掩尘,将黔地一个叫的小镇与江南连在了一起。现实与虚幻交替着出现,那触及灵魂的悸动,总是让思绪飘忽不定。去年冬天,我在贵州安顺平坝县的天龙古镇。冒着瑟瑟飞雪,和彝族文人天斌坐在演武堂里观看地戏表演。演武堂从外表看像一座石头的城堡,里面却极具江南民居风格,天井即是
旅游动态
作者:暂无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世贸中心  昆明  二次创业  云南旅游  旅游局  旅游产品  云南省  旅游业  旅游发展  民间工艺品 
描述:之间旅游资源共享、互换,共同营销。随后,安顺市旅游发展局重点推介了黄果树瀑布、龙宫、紫云格凸河、文化
沈万三郑和后代聚首中华门
作者:海涛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银杏树  秦淮区  旅游局  幼儿园  中华  天龙屯堡  郑和  沈万三  后代  南京 
描述:2006年3月20日贵州天龙的沈万三后人一行11人。穿着600年前明朝传统装束回到南京寻根。在南京秦淮区旅游局的安排下。他们首先参观了位于马道街5号、7号、9号的沈万三故居。然后来到位于小西湖幼儿园的600年古银杏树下寻根。沈万三后代见到老祖宗栽的树。就像见到亲人一般。最后参观游览了老祖宗沈万三
仡佬族的居住文化
作者:吴正光  来源:贵州省博物馆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族  雕刻  仡佬族  龙潭  民居  后裔  门窗  居住文化  工艺  穿斗式 
描述:仡佬族是贵州高原上最为古老的一个民族,有人认为它是“古夜郎”的后裔。仡佬族大多住在山区。民谚说:“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在岩旮旯。”居住在黔中一带的仡佬族村民,其住房与附近的布依族和汉族“人”大同小异,多为石板房。居住在黔西北一带的仡佬族同胞,多住茅草房,茅草盖得特别厚实、整齐,檐下收尾处精心编
文化中的耀眼光点:安顺地戏及其面具制作技艺的田野考察
作者:杨嘉铭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安顺地戏  面具  传承与发展 
描述:该文在对贵州省安顺市开展安顺地戏的基本调查以后,重点以该市西秀区龙宫镇下苑村为调查点,通过对该村吴派面具雕刻传人杨正洪夫妇的访谈以及面具雕刻的演示;同时还特请该村地戏班子跳演了当地传统剧目《薛丁山征
祖说与族说:边陲汉人亚群体集团的身份界说与认同形塑
作者:葛荣玲  来源: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群中间说  汉人亚群体  屯堡人  老汉人 
描述:汉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但是汉人社会有诸多亚群体存在,尤其是在古代中原以外的边陲地区。汉人亚群体在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历史的、情境的、实践的及情感的要素。边界互动中根据历史情境而相应产生的情感及价值判断,是汉人亚群体得以维系认同纽带并获得相对独立族群身份的基础。贵州安顺地区"人"的案例
文化资源保护下的突变型村落发展规划研究
作者:陈洪梅  来源:南京工业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保护突  变型屯堡村落  发展规划  文化资源 
描述:人作为独特的汉民族亚文化族群,在发展受制和经济落后的状况下其各项外显性的文化特征和内在人格品性、文化精神一直延续。自1980年代中期以地戏为介入点,这一丰厚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外显特征倍受世人瞩目,促成了它从地域文化资源向经济发展资本的提升。同时,随着人口的外流和资源开发也引发了村落物质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