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本寨 黔中名胜拾遗
作者:何雄周 罗懿丹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布局严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成体系  封闭式  民风民俗  村寨  大本营  建筑  屯堡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描述:本寨安顺文化区有300多个村寨。本寨是有名的"云峰八寨"之一(云峰八寨指的是本寨、云山、雷、小山寨、章庄、竹林寨、吴和洞口寨),较完整地保存了典型的建筑和民风民俗。过去,它曾经是
贵州人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研究
作者:刘亚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屯堡人与少数民族  民族关系 
描述:本文是系统研究贵州人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篇论文,应用历时性和共时性综合研究的方法,既论述历史上民族关系,又论述了当前民族关系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因素。全文共七章。第一章从宏观
十面来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免费上网  来风  格凸河  热点区域  织金洞  象城  地方特色  全域  Guiyang  下载速度 
描述:贵阳:全域WIFI一期试运行5月1日起,贵阳全域公共免费WIFI一期16个热点区域正式投入试运行,市民在筑城广场、会展中心等地搜索"D-Guiyang"信号并连接后,即可享受免费上网服务。目前,预计每个终端的平均下载速度可达2—4M/S。(贵阳记者站)安顺:大型山水实景剧《阿依朵》举行首演4月25日
乌江流域傩戏面具及其文化蕴涵
作者:余继平  来源:涪陵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傩戏面具  文化内涵  乌江流域  傩戏  傩祭 
描述:傩戏曾在我国古代风靡一时,由此制作出样式各异的傩戏面具艺术,每一面面具都透视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但是随着经济发达,文化的提高,傩戏却在无声消逝,这不符常规的现象,引起了一批人的警觉。在乌江流域地区由于特定的历史因素和地理环境还保留着这一艺术。在安顺地区还有民间艺人制作这古朴的面具,随时代需要,面具造
深山明珠天台山
作者:暂无 来源:贵州旅游在线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贵州旅游  天台山  古寺庙  人物故事  军事功能  宗教功能  石头建筑  防御功能  建筑空间  明珠 
描述:到贵州旅游,天台山不可不去。位于平坝县天龙镇,于山下古遥相呼应的天台山伍龙寺,是古寺庙建筑的典范。它雄峙于一峰独秀的天台山上,四围城墙怀抱, 是军事功能和宗教功能合一的建筑。伍龙寺始建于
人述略
作者:杨昌文  来源:贵州省民族研究所 年份:199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安顺地戏  安顺县  凤阳  屯军  头饰  平坝县  凤头  汉人  屯堡人  跳花 
描述:从贵阳沿着滇黔公路西行,在平坝县天龙镇、安顺县大西桥及安顺城、幺铺等地,可常见到那身着长袍、大袖衣、拴围腰、系长带、头缠白帕,圆型的发髻坠于脑后,佩带耳柱(环)的妇女。这种衣着和头饰特殊的人,尤为引人注目。有认为是少数民族的,也有具体地把她们作为苗族的一支而称为“凤头苗”的。当知道她们确实是保持明代
祖地之神 乡民之皈:从“汪公”信仰观人的族群认同及文化逻辑
作者:张定贵  来源:安顺学院政史与法律系;贵州省屯堡研究会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在贵州省安顺市周边三百多个古汉族村落里居住着数十万之众的明朝军后裔,由于他们保留并传承着具有"大明遗风,江淮古韵"之称的独特文化,人们常将这一文化称为文化,而对文化的持有者则呼为人。600多年来,人依托贵州的山地环境,世代传承、演绎着来自祖源地的江淮文化,其文化坚守的精神和韧性让人为之
贵州省文化研究中心
作者:暂无 来源:贵州省屯堡文化研究中心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研究中心  文化底蕴  贵州省  办学实力  文化人类学  学院  基本职责  安顺  整体水平  屯堡文化 
描述:科研是高校的重要功能和基本职责,也是其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的重要体现。安顺学院紧邻广受国内外关注的群落,众多村寨丰富的文化事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在汉民族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人:黔中高原上的戍边者后裔
作者:张晓松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高  节日  脚踝  规矩  婚丧  后裔  仪式  石头村  屯堡人  平方 
描述:从贵阳出发,沿贵黄公路西进,在黄果树和省会贵阳之间,长达150公里,面积大约1,340平方公里山峦叠嶂的喀斯特岩溶地面上,有许多墙、垣壁和石板盖顶的屋子以及高耸的碉堡组成的石头村寨,那里住着一种
“文化旅游栏目”主持人语
作者:龙耀宏  来源: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文联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效度  民族村寨旅游  文化旅游  体视  黔中  组织分析  文从  社会学研究  屯堡文化  文则 
描述:民族文化与旅游研究一直是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早期的民族文化旅游研究,更多聚焦于旅游影响、旅游开发和旅游效度等旅游客体本身,而较为忽略对民族文化旅游场“人”作为旅游主体的研究,或旅游与文化承续方面的研究。李天翼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场域利益主体关系及其博弈探析》一文从利益主体视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