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屯堡人的生活方式与身份认同--以鲍屯为个案
作者:汪青梅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屯堡人  身份认同 
描述:
电视与屯堡社会
作者:陈瑶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屯堡社会  受众  民族志  电视 
描述:屯堡人,产生于明朝初年的“调北征南”、“填南”及后续的移民政策,他们不仅在外在文化事象上保留着明代江南特征,内在的人格品格与文化精神同样使他们在地域上、文化心理上独自成林,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生产、生活
安顺屯保社会组织的教育价值研究
作者:史利平  来源:西南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教育价值  屯堡记忆  社会组织  族群认同 
描述:屯堡人作为一支独特的汉族亚文化群体,凭借自身独有的文化特质所形成的族界标识,在周边少数民族和汉族后移民的两个族群之间保持和维系着“我族”与另外两个“他族”之间的“双重”边界。作为六百年前明廷在黔中实施“调北征南”与“调北填南”军事政治行动的历史产物,屯堡人凭借对入黔始祖的族源记忆(本研究将之称为“屯
面具下的教育
作者:阳贤  来源:西南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地戏  族群  屯堡人  教育人类学 
描述: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要不要保持它自身的东西?应该如何保持?什么样的教育会为传承文化、保持民族认同提供新的启示?本文研究了贵州省安顺地区屯堡文化中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外显事象——“地戏”的教育功能。屯堡人借地戏的跳神仪式向青年人传授历史知识、儒家文化思想、伦理道德意识和风俗习惯,“地戏”由
屯堡周村木雕研究
作者:牛加明  来源:中山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木雕  国家  地方精英  文化资本 
描述:本文基于人类学田野调查,综合民俗学、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以贵州安顺周村的木雕为例,系统考察木雕的历史变迁、制作工艺及村落社会中的艺人生活等,分析其社会文化意义,并进一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文章不局限于将木雕作为民间艺术来研究,更多的关注木雕、艺人在村落发展中的作用、艺人之间的关系
转型社会的村落权力运作:贵州屯堡九溪汉族社会控制个案追踪
作者:王卫锋  来源:贵州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村落权力  乡村秩序  利益政治倾向  多元控制  社会转型 
描述: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农村改革后的市场体制进入乡村,并随着国家民主进程在乡村的推进,重新盘活了村落资源,导致村落社会底层的控制力量出现了分化。村民自治是新形势下村治组织获取合法性的一种制度性安排,暗含着村落权力的来源发生新的变化,为转型社会时期各种村落权力博弈提供了域。九溪是屯堡文化“活的博物
安顺屯堡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及保护对策
作者:张毅  来源:贵州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风景名胜资源  生活方式  民俗现象  保护对策  原生态村落 
描述:“屯堡人”保持着600多年前明朝江南一带的生活习惯,延续着当时的风土人情,真实地再现了600多年沧海桑田的时空交错而退出历史舞台的明代江南生活,他们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迥异的民俗现象越来越为外界所
在文明与乡野之间
作者:张原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礼俗生活  历史感  文明  黔中屯堡  礼乐教化 
描述:贵州黔中的屯堡村寨是明代中央政府在西南边疆推行“卫所屯田”与“移民实边”制度的一个历史产物,这些由“移自中土”的明代屯军及其后裔所营建的社区聚落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安顺市的滇黔通道沿线,并与当地少数民族的村寨犬牙相错,形成了“汉夷”杂处相搀的格局。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文类型,黔中屯堡形成发展之历程不仅反映了
安顺地戏的文化解读
作者:吴宝成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剧欣赏  安顺地戏  地域文化  文化解读  屯堡文化 
描述:安顺地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戏剧,流传在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中心的广大屯堡区域。受表演的一些固有局限,如方言唱词、地戏演员的非专业化等,非屯堡区的人们看地戏是很吃力的,地戏的欣赏问题,在理论上还有待研究。 本文立足于地戏审美欣赏的角度,从地戏产生发展的文化背景、地戏表演本身、地戏的传承等诸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梦幻与创造:试论艺术创作与宗教活动及梦幻之间的连续和转化
作者:李稀睿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  梦幻  宗教  心迹显现  潜意识  巫术 
描述:贵州是一个民族百花园。山于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温润的气候,人们聚族而居,村寨连缀成一片,象绿色海洋中一座座白色的文化孤岛,形成各自独特的民俗宗教文化。宗教文化是时空文化的连续体。贵州原来的民俗造型眉目仍然依稀可辩。苍凉的高原留下神秘与明朗、犷野与典雅、怪诞与秀美共存的文明交相辉映。宗教信仰、巫术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