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贵州
作者:朱海波  来源:本刊记者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因素  文化内涵  贵州  观赏价值  屯田制  屯堡人  屯堡文化  明王朝  民间工艺品  民俗学 
描述:明王朝为消灭残留在云南的元朝势力及巩固对贵州的统治,遣30万大军于1381年、1388年进行了两次“调北征南”,大本营设在今西秀区旧州一带。后又征调大批商贾、犯官、工匠等迁入,实施军屯、商、民大规模屯田制。这些兵将后人即今堡人.他们多居住在西秀区、平坝、镇宁、清镇、长顺、普定等地名带有“、堡
明清贵州屯田政略与族群文化传承
作者:暂无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成果  文化传承  贵州  族群  屯田  明清  《思想战线》  文化系统 
描述:黄萍在《思想战线》2009年第3期撰文指出,明清两朝先后在贵州实施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政。这三次大规模政,对就地安置军队,吸引移民、戍边垦荒,增加田赋、开辟边地等,都起到不同程度的促进,可政的历史影响并不止于此。对此国内外不少学者从不同学科或多学科角度进行了大量的考察,但将堡与周围“夷寨”作为一
堡人“迎汪公”
作者:暂无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功立业  地方官  屯堡人 
描述:迎汪公是贵州安顺堡人祖辈传承的重要仪式。汪公名叫汪华。原籍安徽休宁,隋朝时成为徽州地方官,是一位以征战建功立业的英雄。被
贵州堡妇女服饰艺术探究
作者:罗文帝  来源:贵州安顺学院艺术系;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服饰艺术  屯堡妇女  贵州  探究 
描述:明朝初期,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完成统一和巩固西南边陲,分别进行两次大举移民活动,史称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以军队和百姓在当时元朝旧制的云南行省普定路(今贵州安顺市一带)驻扎定居,军队战时负责打仗,无战时均与民同样耕地生活,包括他们的家属在内。由于这种官府实施的屯田戊边方针,使得二十万军民定居在黔中这块宝地
明末湟水流域屯田民地化与社会转型
作者:石德生  来源:青海省委党校哲学社会学部;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代末期  衰败  民地化  屯田  湟水流域 
描述:洪武十五年,湟水流域开始实施卫所屯田。由此,掀起汉族迁入高潮。至明中叶,湟水流域汉族屯田进入发展高峰期,呈现经济繁荣,社会、文化中兴景象。但由于政自身存在的弊端及管理过程中的诸多原因,和全国
贵州堡云贵高原的江南客
作者:周君恺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南  云贵高原  明朝初年  贵州  灰色 
描述:出贵阳往西百十公里,连绵的大山之间,不时会出现一片灰色的石头屋子,这些村寨被称作“堡”。当地人把“堡”念作“普”,他们都是汉族移民的后裔,最初“”指军人驻地,“堡”是平民居所,但到了今天,“”与“堡”已基本没有区别,而“堡人’的故事,要从明朝初年说起。
族群岛:堡人的文化策略
作者:周耀明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策略  西南汉族  族群岛  屯堡人 
描述:堡人作为明清时期军屯、商、民汉人移民的后裔 ,几百年来虽然长期生活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却以特殊的文化策略强烈地保持着明代江南地区的文化传统 ,凸显出自己的文化品格 ,成为西南汉族中一个特色鲜明的族群岛
安顺堡村寨石头交响的世界
作者:夏尘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历史上,明王朝为了制止内患,巩固边睡和减轻驻防军队的粮响负担,实施屯田制后,官兵民众,跑马圈地,聚伍为营,聚族而居,立栅建寨,一个个堡村落在安顺的山野林间出现。沧桑六百年,当初的军屯军堡、民民堡、商商堡相继聚落,休养生息,形成了今天的堡建筑群体。堡选址,风水堪舆堡建筑的选地讲究风水堪舆。
从“营房”到“民房”:安顺堡区民居发展考释
作者:罗建平  来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后勤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安顺屯堡  民房  楼居  城堡式民居  营房 
描述:安顺1肇始于明朝的军屯,以妇女服饰、地戏、城堡式民居等为特征;石头民居的外皮引起了民居发展的误读。文章在调研和方志的研究分析基础上,结合经济—人口—居住的相互关系,剖析了堡民居的发展进程:明朝
宁夏河东地区明代边墙与堡的变迁
作者:冯晓多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边墙  变迁  明代  屯堡 
描述:明代宁夏灵州至花马池一段成为鞑靼入犯之常地。明从成化、弘治时开始重点构筑河东军防,河东边墙修筑从成化至嘉靖年间是其成型的阶段,隆庆后由于边事的东移而逐渐失去其作用。军促使屯田的发展,由此堡在正统以后逐渐兴起,而后经过弘治正德嘉靖的发展;明末军屯衰落,民的兴起,堡的军事地位下降并逐渐的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