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守望的距离:黔中屯堡的历史与文化观察
作者:吴斌  来源:云南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历史  屯堡人  屯堡文化 
描述:在贵州诸多地域文化现象中,屯堡文化无疑是最有特色之一。即便从全国视野来看,屯堡作为贯穿历史和现实之间的一个特别载体,也有着诸多值得关注与研究的特质。屯堡文化的逐渐成形,其实是明清移民以原籍家乡文化在移居地复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的重新建构。明代贵州独特的军事社会结构,是当时国家政策的具体产物,是国家政
屯堡文化的特色与历史传承
作者:于秀丽 赵承  来源:佳木斯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特色  屯堡文化 
描述:"屯堡"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遗存,"屯堡文化"是中原文化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并富于地域文化特色,成为文化史的活化石。
镇山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探寻与分析
作者:王璐  来源:天津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院落布局  演变过程  文化  聚落空间  自然环境  历史  综合作用  建筑人类学  山村  可持续性设计  村落空间  物理化学反应  自然发展  空间形态  形态演变  影响因素  民居  结构  布依族  住宅 
描述:镇山村是位于黔中境内的典型布依族村寨,本土的民族文化与中原传来的文化在这里交融,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逐渐孕育出别样的聚落风格。面对高速城镇化带来的种种矛盾,传统村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何深入了解其演变过程及空间形态,是可持续性设计的关键。 本研究以一个具现实意义的村落为对象,以历史
贵州屯堡人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研究
作者:刘亚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屯堡人与少数民族  民族关系 
描述:本文是系统研究贵州屯堡人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篇论文,应用历时性和共时性综合研究的方法,既论述历史民族关系,又论述了当前民族关系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因素。全文共七章。第一章从宏观
安顺地区民族文化传承的调查与研究
作者:孙丽莉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传承  对策 
描述:黔中作为多民族聚集区,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不过在现代文明条件下有些问题也亟需得到关注和思考:1、对于极为丰富的又相对处于自然状态的民族文化,如何进行系统的整理,来使之获得更全面的了解,这是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文化的必要前提;2、受现代文化的影响,目前传统民族文化有哪些变
屯堡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结构性差异及其变迁研究
作者:吴晓萍  来源: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结构性差异  屯堡人  周边少数民族  现代化 
描述:历史变迁的角度考察,屯堡人与当地少数民族在教育水平、经济状况和城镇化水平上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周边少数民族在三个维度上整体滞后于屯堡人。但当前这些差异已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而逐步缩小。这种结构性差异历史上是由于族群隔离、歧视政策造成的,当前则主要在于族群自身因素。为进一步缩小甚至消除这些差异,应在正
安顺屯堡与周边少数民族服饰之比较
作者:李春奕  来源:北京服装学院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顺苗族服饰  屯堡服饰  安顺  安顺布依族服饰  屯堡人 
描述:服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面貌。安顺屯堡服饰,作为汉族边远族群的特殊服饰,具有鲜明的外在标识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是族群精神的外化,也是族群在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的一种自觉选择和创造,它和族群的其它文化形式一样,具有共同的族群特征,反映了族群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明代贵州历史移民与家庭伦理变迁研究
作者:冉光芬  来源:复旦大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移民  伦理文化  移民  屯堡  家庭伦理  风俗  屯堡文化 
描述:类在寻找生存空间的迁徙过程中,作为移民与贵州世居的民族在此交汇、融合。共同参与了构成贵州民族成分的历史
去本寨感受深邃历史
作者:喻丹 姚远 朱江 邹芝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这个符号叫如意节,我们屯堡人有个说法,叫‘脚踩如意节,出入保平安’!”指着地上的石刻,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本寨村的老支书梅德安热情地邀请记者上去踩一踩,“图个新年的好彩头!”正值年关,古旧的巷道里溢出清新的味道,那是糕粑蒸熟后的香味.老寨子里一派辞旧迎新的气象:有的人家在四合院里晾着腊肉香肠“血豆
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
作者:陈志永  来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乡村  中国  旅游业发展  研究 
描述:个典型民族村寨旅游地为样本,分别对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多维价值、民族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