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动态
明代屯田下的黔中精神文化
作者:颜建华 杨武  年份:2010 期刊名称:安顺学院学报 关键词:文化 教育 屯田 黔中 
描述:明代,贵州建省,黔中地域发生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化。大量军队留屯使贵州社会得到稳定,徙民屯田缓解了贵州地广人稀的突出矛盾,募盐商在卫所附近设商屯改变了贵州封闭落后的社会经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儒学教育兴起,科举选士制度得以广泛推行,涌现出许多刚正清廉的土著官员。随着知识阶层的扩大,也涌现出许多土著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者:颜建华  年份:2014 期刊名称:新课程导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心理倾向 好奇心理 创新精神 创造性思维 新情境 学语文 思维能力 教学情境 阅读教学 
描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各学科教学中均要渗透创新精神的培养。小学语文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实际,渗透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一、从激发学生好奇心入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好奇心是推动对新事物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可以推动人们积极地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因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
屯堡人的精神崇信
作者:颜建华  年份:2010 期刊名称:教育文化论坛 关键词:抬汪公 庆五显 屯堡人 精神崇信 
描述:屯堡人作为汉民族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特定的崇信理念。抬汪公、庆五显是古老的民间习俗,反映了安顺大多数屯堡人共同的心理意识。自明代以来,抬汪公、庆五显的祭抬活动一直在安顺的许多屯堡区域流传,成为维系安顺屯堡人情感的精神纽带。这两种祭抬活动,既庄严肃穆,又热闹非凡。
安顺屯堡人史话(二)
作者:颜建华  年份:2008 期刊名称:安顺学院学报 关键词:当地民族 迁入 贵州 文化心理 汉朝 民族迁徙 安顺 汉族 大规模 屯堡人 
描述:汉族迁入贵州,从汉朝就已开始。今安顺属于汉朝群柯郡辖治,由西秀区宁谷镇一带遗存的大规模的汉墓群和已出土的汉朝遗物充分说明汉民族迁徙贵州已经很早,历朝各代今安顺一带均有汉族迁入,大的移民是在明代。这些迁入的汉族,有的与当地民族关系密切,在经济、文化、习俗、婚姻等方面受到浸染,未能完整保存原来的生活习惯
安顺屯堡人史话(一)
作者:颜建华  年份:2008 期刊名称:安顺学院学报 关键词:汉族文化 史话 清代 地方志书 明代 安顺 屯田制 特殊群体 屯堡人 卫所 
描述:安顺屯堡人是汉民族中的特殊群体,这个群体同它毗邻的少数民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同时又与其它汉族具有显著的不同特征。按照清代和民国所编的地方志书的记载以及综合考察现当代学者们的主要观点,安顺屯堡人主要是对明代卫所屯田制废弃后,生活在西秀区、平坝、镇宁、普定、长顺等地明屯军后裔的专称。其境域,以西秀区为中
浅谈如何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者:颜庆芳  年份:2014 期刊名称:青年时代 关键词:培养 创设 激发 创新 
描述: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渠道。通过创设民主环境,运用绘画、舞蹈、诗词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创造性地学习和演绎音乐,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贵州安顺元山屯及本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作者:顿明明  年份:2006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关键词:调研 历史文化名城 研究中心 贵州 云山 安顺市 村寨 历史街区 
描述:1.云山屯及本寨概况云山屯、本寨位于安顺市东20km的黔滇古驿道上,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军屯村寨。云山屯内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屯堡建筑.1995年被列为中国贵州屯堡文化村。村寨内建筑皆以石块砌筑,有大小7座碉堡分布于村寨之中,体现出屯堡村寨防御性强的特点,并且村寨整体极富节奏之美。[第一段]
一个村与她的形象大使
作者:顾海凇  年份:2006 期刊名称:当代贵州 关键词:家乡 贵州旅游 形象大使 记者 旅游公司 江南水乡 屯堡人 屯堡文化 文化符号 石头 
描述:当一个地方人们的热情被点燃,倾情倾力投入到热爱家乡、展示家乡、建设家乡的生活大舞台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必然就会产生一浪高过一浪的精彩。这是从屯堡回来,记者心底里最深切的感叹。
俏女长恨
作者:顾文显 黄河清  年份:2011 期刊名称:中国故事:传统版 关键词:社会成员 蘑菇 山货 日本投降 
描述:扣儿这才明白,是当爹的把她当赌本卖了!她“皑’地一声哭出来。接着便双膝跪在地上 蘑菇趟子当年可是个挺繁华的地方,这儿山货多木材多,吸引得山货贩子、木把们都到这儿来混口饭吃,小村烟火就渐渐旺起来。日本投降后,又打内战,蘑菇趟子倒成了三不管的地方。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就这么个半大不小的屯堡,
对创新精神养老方式的思考
作者:韩钟仪  年份:2014 期刊名称:合作经济与科技 关键词:离退休管理 实践与思考 文体协会 
描述: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离退休人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面对庞大的离退休群体,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使老同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健康生活,已成为离退休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